无性别服装设计-是娘?是“性冷淡”?是雌雄同体?(是一种高级的自由时尚)
核心提示:“是谁决定了男人和女人的着装应该不一样?”
“是谁决定了男人和女人的着装应该不一样?”
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1983年的灵魂拷问如今再次回归时尚圈。
无性别潮流已经虏获了一众年轻人,小红书上搜索“无性别穿搭”,出现了3万多篇笔记,微博上无性别穿搭话题也热度不断。
“ To define is to limit”
——
“ 女人穿什么,男人又该穿什么,
对我而言这不是问题。
要是我看见一件好看的衬衫
然后被告知:但这是女装啊。”
我就会想:“好吧,那又怎么着呢?
我不会觉得因此就不想穿了啊。
我觉得只要你对自己感觉自信,
那一切就都变得更容易些了。”
——Harry Style接受英国《卫报》采访
根据CBNData2020年发布的《这就是95后的国潮地盘》报告显示,去性别化已经成为95后潮流消费的突出特点。
“无性别主义”(Unisex)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68年的《纽约时报》。
时至今日,它指向某种共享、平等的生活态度,在衣着上的体现最为明显,简单来说就是男女同穿,颜色、款式、材质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性别划分是服装的基本特征之一,无性别服装的形成是主客观多种因素交错的结果。在现代社会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发达的当下,设计师已经不再以文化思潮为依据而改变服装样式,更多地是依据感觉来寻求一种可以带来新面貌、新感觉的服装样式,而无性别主义恰好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启发。
△ 品牌:Vetements
# 无性别主义的由来
ORIGIN OF UNISEX
在这些画作中,奢华精美的服饰穿在男性身上丝毫不觉违和,反而散发着特有的性感,优雅却不失阳刚的美。
1966年,法国设计师和艺术家伊夫·圣·罗兰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吸烟装,吸烟装兼具男士礼服刚硬的质感和适配女性身材的柔美,男装女穿的时代自此开启。
此后,“无性别风”成为欧洲人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性别刻板意识的武器。
服饰之间的性别定义在那时被极致模糊化。
自18世纪起,西装的出现和盛行让男装服装上的浪漫色彩不断减少。性别,年龄,身份等导致“审美正确”的标准是被引导和教育出来的产物。
新世代崛起,主张自我和表达个性的 Unisex无性别主义在时尚界大行其道。
在当今这个强调多元化审美的时代,时装作为构建性别意识和态度的重要载体, 无性别主义穿搭更像是一场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穿衣解放。
◾️黑暗 山本耀司
解构式设计概念
Hood By Air(以下称HBA)以极端解构式的设计理念闻名于时装界。2006年创建时,HBA还只是个街头品牌,有趣的是创始人Shayne Oliver虽以街头服饰起家,却巧妙地将街头与时尚挂勾。HBA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极端解构的道路上探索,并且一直围绕性别来展开设计。“Hi-fashion”一词正是
相关新闻
- ·“背”有乾坤|针织背部细节设计 2022-08-08
- ·婚纱礼服设计丨每一处的细节都是少女的小心机 2022-07-22
- ·2022秋冬女装设计:性感解构·镂空 2022-07-14
- ·服装期末作业素材参考!20本国际服装设计作品集全案文本 2022-06-27
- ·中国风改良版旗袍 | 效果图 +裁剪图 2022-06-23
- ·量感衣袖- 复古氛围第一的「羊腿袖」(趋势) 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