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小程序打开
核心提示:回望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这三十年间的服饰变迁和那些曾风靡全国的服装单品,不难发现,既与当时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更与国家政治生活、外交政策紧密相连。
回顾70年来时尚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记录过去,展望未来。
回望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这三十年间的服饰变迁和那些曾风靡全国的服装单品,不难发现,既与当时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更与国家政治生活、外交政策紧密相连。即便如此,还是仍然产生了一些至今来看来都绝不过时的单品和穿搭方式,比如,90后们爱的工装、海魂衫、男女同款,咱爷爷奶奶早就玩过啦!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传统中山装基础上改良的“毛式中山装”,为新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极佳形象,国家领导人的穿衣风格也成为了引领潮流的重要指针。
与此同时,在那个全国上下扭成一股绳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年代,背带工装、解放鞋成为了那些年热火朝天搞建设的工人们最爱的服饰。
而中苏之间的交好关系,则为广大国民带来“列宁装”“布拉吉”等风靡一时的苏式服装。尤其是布拉吉,给那个年代以黑白灰为主的服饰抹上了一抹鲜艳亮丽。
最in时尚单品001:毛氏中山装
穿着示范:
(红都集团捐赠的“毛式中山装”复制品成为首都博物馆永久馆藏)
背后故事: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五十年代,引领国人服装潮流的角色并非影视明星,而是国家领导人。北京则既是国家政治中心,也是潮流中心。这个中心上最闪光的点,当属北京红都时装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为塑造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1956年,中央办公厅将红帮裁缝聚集地上海享有盛名的七家服装店及其服装技师迁到北京,与中央办公厅附属加工厂合并,组成了北京红都时装公司前身。由此,红都开始了为国家领导人、驻京使团和出国人员提供制装服务的新里程。
红都有位名叫田家桐的高级技师,专职负责为毛主席做衣服。毛主席从井冈山时期就喜欢穿中山装,田师傅为主席做的服装自然非中山装莫属。但相比传统中山装,田师傅根据主席的身材和气质特点,在多个细节上进行了改良:
领口:“毛式中山装”的领子设计变化最大,传统中山装的领口紧扣喉部,为使主席穿起来舒服并更添伟人风范,田师傅设计了一种新型衣领——即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并根据毛主席脸型和脖子特点将领口增开到46厘米。
前阔、后背:田师傅特地将上衣前阔及后背做得稍宽一些,后片也比前片略长一点,让主席原本魁梧的身材更显挺拔。
肩膀、腰部、袖口:肩膀部分则较常规做得稍窄一些,中腰稍凹陷一点,袖笼也比常规提高了一点。
衣兜:将上面两个秃而圆的兜盖改成“扁而尖”,使衣服上部显得朝气。
垫肩:垫肩微微上翘,让肩膀位置更显平整服帖。
新式中山装更加衬托出毛主席的领袖风采,让他原本就十分伟岸的体型更显挺拔,因此深得主席喜爱。“八大”来临,毛主席穿上这套中山装后拍了标准像,照片被放大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从那以后,毛主席总是穿着这款中山装现身重大场合。
国家领导人穿着新式中山装在各种场合频频亮相,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外国媒体将这种服装称作“毛式中山装”或“毛式制服”,在国内则叫“人民装”。
当时的人们纷纷在继承传统中山装风格的基础上,对领子、袖子作了局部改良,以适应求新、求美、求变的心理,演化出中山装的系列服饰,比如青年装、学生装等。
最in单品002:背带工装+解放鞋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在全民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的年代,劳动无疑最光荣的,工人阶级的地位得到显著重视,适合工人干活时穿着的工装裤也随之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单品之一。
工装裤多为背带式样,胸前有一口袋,以蓝或灰为主色调,里面一般搭配衬衫。
穿着工装裤时,一般还会在头上佩戴圆顶有前檐的工作帽,脚穿胶底布鞋——这种布鞋以草绿色帆布为面,前后挂胶,因为解放军穿着而得名“解放鞋”,是那个时期大众最爱的鞋子。
时过境迁,但工装裤依然屹立在时尚潮头,是时装时上经典不衰的单品之一。
最in单品003:列宁装
穿着示范:
(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背后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中国向“老大哥”的学习涉及方方面面,服饰也不例外。其中,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着而得名的“列宁装”一度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服装之一,在当年的年轻人中还流传着“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的说法。
“列宁装”原本是标准的男装上衣,流传到新中国后还演变出了女装。不同的是,苏联的“列宁装”用的是毛呢面料,但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只能用蓝、灰、黑色的布料来制作。
在设计上,“列宁装”采用的是西装式样的大翻领;双排纽扣,一排各三粒扣子;暗斜口袋。因为“列宁装”非常中性,很多女性会在腰间束一根布带当做腰带,这个“小心机”能立刻突显女性曲线。
那时候,穿上列宁装再剪个短发的打扮方式颇受政府机关女干部和知识妇女的偏爱,这让她们看上去思想进步、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1955年,十八个姐妹踏进了中国民航大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乘务员,她们上身穿的制服就是有着浓郁苏式军服特色的“列宁装”。
这几年,时尚圈流行男女同款的中性穿搭风,如此看来,这种风格早在60年前就已经风靡中国大地了。
最in单品004:布拉吉
(上世纪50年代橱窗里的布拉吉)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五十年代中期,三大改造完成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1955年5月17日,上海《青年报》刊登的署名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提出:我们不但要把国家打扮得像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那样,也要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姑娘们,你们大胆地穿起花衣服来吧!
这篇文章刊发后不久,就从前苏联传来了一种叫“布拉吉”的服装,在俄语中,“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意思,这种采用碎花、格子、条纹等花式面料的服装,在色彩上打破了黑、蓝、灰的界限。款式上,采用简单的圆领、泡泡短袖、褶皱裙摆、腰际系一条布腰带,很有少女的活泼气息,为女性增添了不少美感。
工作时穿列宁装或工装,休息时穿布拉吉,成为当时年轻人的穿衣习惯。那时,上至知名女性,下至基层女工,都穿过“布拉吉”。
一群年轻的女孩子,或梳着油黑的麻花辫,或留着利落短发,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脸上写满笑容,眼神与肢体间展示出饱满的激情与活力。
不过,制作布拉吉需要大量布料,在物质紧缺时期,很多女孩为了能拥有一件布拉吉,通常都是和别人来回换布票,才能换到数量足够且颜色统一的布料。
与50年代相比,在服饰的丰富性上,60年代其实是缩窄的,背后原因复杂:
一是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上世纪 60年代初期棉花大幅减产,为尽可能节约,耐磨、耐赃成为国民购买服装最重要的标准。那时,能穿暖就是福,不再追求款式,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男女老少穿得千篇一样。
中苏关系的恶化,也导致“列宁装”“布拉吉”被压在箱底。
1966年后,军装取代了各大服饰,一夜之间,满街都是绿军装。
最in时尚单品001:军装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在当时人民的思想观念里,解放军战士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身穿绿军装的他们是革命、纯洁的象征。
那时候流行的军装风格有几大特色:
一是要旧。越旧说明资历越深,人们甚至会将崭新的绿军装反复做旧或洗得发白,甚至会在没有破的衣服上打几个补丁,那是老革命的标志。
二是讲究Total Look,武装到细节——除了上衣、裤子是一身标准的草绿色旧军装外,还要头戴雷锋帽,斜跨草绿色帆布挎包,脚穿草绿色解放鞋,腰间扎棕色腰带,胸前佩戴毛主要像章。但要弄到这么一整套是有难度的,即使没有全套,半身也好,由于军装的难得,学生之间还流行抢军帽、抢军用挎包。
三是男女都爱,“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当时的穿衣主旨,那时候的女生会将长发剪短,再梳成两根小辫,头戴着军帽,穿一身军装,这是当时最时髦的装扮。
满街都是绿军装,这背后看似涌动着激情澎湃,但革掉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扼杀了人性中对于美丽与独特的追求。从“美”角度说,那十年服饰特色的背后,留下的是雷同的虚无。
最in时尚单品002:海魂衫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除了军装,60年代还有一件单品风靡大街小巷——海魂衫。
海魂衫最早的由来要追溯到法国西北方的布列塔尼地区,早在19世纪20年代,这个地区的水手就开始穿这种蓝白相间的条纹衫了。1858年,法国海军将这款白蓝相间的条纹衫定为海军制服的一种,后来逐渐风靡全世界。
海魂衫寓意广阔的大海与蓝天,水兵们穿上海魂衫更显精神抖擞。质地细密的棉布材质也能为水手们起到防风防晒的作用。当然,海魂衫最大的实用功能是,当有人不小心从甲板掉入海中,可以快速发现。
1950年7月,因为一部叫《海魂》的电影,海魂衫正式登陆中国人民的穿搭视线。电影里,主演赵丹身穿一袭醒目的海魂衫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阳光灿烂的十字街头,勾走了多少美丽少女的浪漫情愫。这种蓝白相间的条纹衫随之成为60年代最风靡的单品。
与工装一样,海魂衫亦是时尚界最经典的单品之一,早在1917年,香奈儿女士就把海魂衫带进了高级时装的行列,海魂衫搭配高腰阔腿裤是香奈儿的经典造型之一,这个中性帅气但精致优雅的风格一直影响至今。
从70年代中期到70年底末,出现了两种略带神奇色彩的单品,一种是“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的确良;另一种则是真亦假来假亦真的——“假领子”。
的确良不会皱、不会烂的性质,终于改变了这么多年“补丁摞补丁”的岁月,“假领子”则是在用一种极其精明的方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精致。
这背后反应出大家渴望摆脱艰苦岁月的内心声音,和穷则思变的精神动向。
最in时尚单品001:的确良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说起时髦单品,70年代绝对绕不开的当属——“的确良”,学名涤沦。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就开始生产化纤材质。1960年代初,“的确良”开始在我国京津沪小批量试制,直到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定大手笔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的确良”逐渐普及。
(1977年,北京印染厂在百货大楼举办“的确良”花布图案选样投票,群众踊跃参与。胡敦志/摄)
这种现在看起来颇为土气、也并不舒适的化纤面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震撼。
首先在面料特质上,“的确良”的出现让大家见识到了衣服居然可以没有一点“褶子”,免熨烫,易洗易干,完全符合“禁拉又禁拽,禁洗又禁晒”的标准。
在色泽上,的确良在如此挺括的同时还能如此鲜亮,尤其是后来各种花型不断面市,让街头突然流动起了色彩。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 “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尤其随着1975年,上海金山石化总厂年产10万吨纤维生产线上线,让更多“的确良”进入到普通百姓家里,人们渐渐告别了“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日子。
1970年代中后期,随着“的确良”的普及,姑娘们纷纷穿上碎花裙子,走起路来裙角飞扬。男士们则热衷雪白的“的确良”衬衫,那时的青年人,上穿“的卡”上装、下着“毛的”裤子,上衣下摆扎在裤腰里,被称为“上的下的”。脚上再穿上“765”皮鞋(7元6角5分买来的皮鞋),一路生风,幸福感油然而生。
但“的确良”有天生的劣势,就是不透气、不吸水,加之当时空调非常不普及,一到夏季经常可见汗流浃背的年轻男女,不得不说狼狈。大概只有十余年时间,“的确良”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那个具有文物色彩的名词。
最in时尚单品002:假领子
穿着示范:
背后故事:
假的东西让人恨,但上世纪七十年代,却有一种假的东西很受欢迎,那就是假领子。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而且又不完全只是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上假领子,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穿了件挺括的衬衫,可以以假乱真。
其实假领子并不是七十年代的原创发明,早在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中就有了这种方便拆卸浆洗的假领子。1937年上映的电影《马路天使》中,主演赵丹有多个穿假领子的镜头,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中共卧底崔中石跳湖自杀前,也穿着这样一件假领子。
因为买不起真正的白衬衫, 七十年代时,上海人市民们灵光一闪,想到用零头布去制作假领子,由于零头布不需凭票供应,这种聪明的做法很快风靡中国。里面穿了件又白又净的假领子,外面穿件绿军装或中山装,再将扣子一扣,那可是那个时代最标准的男人打扮。
用最少的布料尽最大的努力,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假领子”既映射出人的一种精明,更展露出大家对于摆脱艰难生活的渴望,正如马未都写道的:“那是一个穷则思变的时代,发明假领子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百废待举,社会已穷至极限,度过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日子,放风一样让你沐浴在阳光春风之下,美是有代价的,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假领子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的代表,表面风光,内部捉襟见肘,穿着时必须保持矜持,一种假装的矜持,这种矜持不知在哪一天突然消失了,无影无踪。
来源:搜狐时尚
随着无性别风、工装风、Vintage复古风一度风靡和受人追捧,“大女人风”一词儿也印入眼帘,成为“它们”的统称,不强调曲线修饰,几分女人的性感柔美和男性的力量相结合,展现出Power Woman的独特气质,雅痞率性
华丽显贵的丝绒,一直都是冬季倍受欢迎的优雅面料。不过随着复古风的回潮,今冬这股丝绒的风更是刮的格外猛烈。这个冬天特别流行的时髦元素,非它莫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CFW服装设计”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CFW服装设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CFW服装设计” 以及“作者姓名”,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CFW服装设计)”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