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
小程序打开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打开。
古人穿衣史话
公西一分享
2016-05-26
3.6W阅读
核心提示:中国古人被严格的纲常约束,礼节繁多,仅仅在穿衣戴帽上就五花八门,而中国人又习惯以衣帽取人,衣着打扮常常不止是一个人的个人代号,往往还是他的社会代号。 今天一身短打的现代人最直接接触到的古代装束只
中国古人被严格的纲常约束,礼节繁多,仅仅在穿衣戴帽上就五花八门,而中国人又习惯以衣帽取人,衣着打扮常常不止是一个人的个人代号,往往还是他的社会代号。
今天一身短打的现代人最直接接触到的古代装束只能通过戏曲、连环画、历史题材影视剧,我们从那里看到的古人一律长衫宽袍高靴,外加夸张的头饰或者帽子,显得啰嗦和累赘。
长衣儒人短打苦力
据说由黄帝开始,汉人会使用布帛,他们已经懂得了织造布。但是,布被看作最贵重的东西,平民百姓不可能用布来装饰身体,而身居高位的黄帝非常注重讲究礼仪,是他最先倡导,出现了“襟袖宽博,彬彬下垂矣”。也许正是这“彬彬”两个字,演变成了后来的成语“彬彬有礼”。黄帝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时尚设计师兼模特,他又有一呼百应的效应,风气由他而起,渐渐宽衣长袍成了时尚。到现在的汉语里面,大方大度大气都是褒义,和“小”相搭配的词汇都相反,可见宽大阔绰风气的久远沿袭。当初,平原君见到孔子“衣长裾,振褒袖”,马上问“你也穿儒服?”可见最先的儒家衣袍就是长衣拽地。从现在向前,把历史推远一百年,一身短打装扮的,只能是最下层的苦力。
臣穿紫色死路一条
“紫色为君服”。在色彩上,古人认为紫色衣袍最被尊崇。《左传》中有记载说:有人不讲礼仪,在狐裘袍子里穿了紫色衣衫,去外吃酒席,不小心,袍子没有合严,露出了内里的紫衣,在场的皇太子当场赶他离开,几天后,罗列了三个罪名把这人杀了。从棉花到布匹,它们本身都是素白的。有色彩的服装要多染色的工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在广西瑶族地区见过两只手腕以下完全黑紫色的女孩,一问,她们刚刚染过布。远古时候的平民只能穿白色。一片粗糙白布中,出现一个浑身有色彩的人,他的身份地位财产立刻一目了然了。《周礼》中有明文列举了衣服颜色所代表的贵贱身份。甚至一个人服饰的色彩和他父母健在还是过世都有清晰的规定。可见一件长袍就足以透露他的全部私人信息。
刖足之人裤子多余?
齐国有一个盗贼的儿子和一个受了刖足之刑的儿子,两个闲着没事儿吹牛逗嘴。盗贼之子说:我爸爸牛啊,他穿的裘皮袍子还带着条尾巴!罪犯之子说:我爸爸更牛,他冬天都穿裤子!也许齐时候就有造假的,真皮袍子要留着尾巴为证,而受了刖刑的人,失去两脚,在冬天还有穿裤子大约是很奢侈了。衣着装束在超越了最初的遮寒蔽体功能之后的长久时期里,更多地是在体现人的“多余”需求。
古人见要人贵客,常常连忙“正领齐祛”,“正襟危坐”。端正领子,拉起两只袖子,使它们对齐,理直衣襟,再端坐以示郑重。古人把这称作“振衣”。看日本女人穿和服,相当耗时耗力气,繁琐之极。他们说,那是唐风,如果进入时光隧道,再现唐生活,恐怕很像误闯戏台误进了一出戏。
只有那些世代种田打铁放牛的人才轻松惬意,才接近我们今天的生活。可惜,历史从来不是一身短打们的,历史的主角就是长袍起舞的女人宦官陪衬下的宽衣高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