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小程序打开
核心提示:中国服饰发展史知多少
前言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服饰发展不仅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共同回味中国服饰的发展历程吧!
中国服饰发展史知多少,荷香芬芳1,24分钟
汉
提起古装,大家脑子里第一印象印象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汉服!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就是在汉朝确立的,汉朝的服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天冠
通天冠是皇帝的朝冠。高九寸,竖于头的顶端,略斜,梁前有山,有展简和术。源于楚国,后为秦、汉采用。
通天冠
远游冠
汉代众王所戴,形如通天冠,只是无山术。多为王公所戴,有展筒,冠上一般饰有三梁,有时也衬黑介帻或青缕以做装饰。远游冠其形方,后倾,外有围边,开前合后。
远游冠
袍服
汉朝女性的衣着和发饰
汉代妇女的衣裳基本上沿袭古制,但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富贵人家妇女的发髻形式逐渐由后倾向上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
堕马髻为梁冀之妻孙寿发明的一种发式,是汉代最流行的发式之一。据说梳这种发髻,再加之愁眉、啼妆等装饰,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
汉朝堕马髻
魏晋南北
从整个历史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都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时期,同时,东西南北的文化在此时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
首服
用于祭祀的冠服基本上是沿袭前制,没有大的改动。朝服的首服此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小冠与笼冠。
小冠
笼冠
大袖衫
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
大袖宽衫
裤褶
裤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魏晋时期的常服主要是吸收了胡服裤的特点,形成了以裤衫为基本形制的服饰,当时称为裤褶。
裤褶
两裆
所谓两裆,也就是我们说的背心或是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背挡心。两裆虽为男子服饰,但女子也可以穿用,只是妇女起初多穿于外衣的里边,以后又穿在交领衫的外面。
两裆
隋唐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横征暴敛,崇尚奢华,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
唐代国力强盛,政局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相当发达,又吸取了东西方的外来文明,衣冠服饰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
隋朝皇帝服饰
唐代各级官职的官服皆以色彩来区分。其服法为:皇帝和皇亲可着用黄色服装,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从此,中国的官服除其他等级标志外又加上了色彩标志,并一直延续下去,冠制与服色共同使用,以别等级。
隋朝女子服饰
隋朝官员服饰
唐时庶民男子的袍衫这一时期的袍衫又有资袍和资衫、缺胯袍和缺胯衫、铭袍与铭衫之分。隋唐的裤褶与魏晋时期的裤褶形制基本相似,只是衽的左右不同。
自隋代起,北方民族的靴子亦成为隋唐男子青睐的鞋饰。在初唐之后靴子不仅被钦定为宫廷官鞋,还可以着靴入殿。除靴外,唐时男子还穿各式履。
唐朝男子服饰
隋至初唐时期,女子服饰特别是仕女衣装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也细窄紧口。到了盛唐时期,体型以胖为美的审美观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女子服装日益趋向宽肥。
唐朝女子服饰
宋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在唐这一鼎盛时期之后的一个延续和维持期。虽然宋太祖以“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来建立并巩固赵家的江山,但最终无力抵抗外族的人侵,处于唐代顶峰之后的持续下滑阶段。宋代整个社会文化渐渐趋于保守,开始被动地继承前人的传统文化,同时 “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铜、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使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
皇帝朝服
宋代公服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
大臣公服
幞头
幞头有软脚和硬脚之分,还有圆脚、方顶之别。
幞头
妇女的首服、发式与衣物
宋时女子的首服,将发式、冠式和首饰配套使用。
宋女子发饰
襦裙
褙子
清
清朝的服饰继承了明代服饰艺术的效果,使中国古典服装艺术交映辉煌。
文官补子
清代男子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其中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衩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的,一般官吏袍开两衩,皇族宗袍室开四衩,平民袍则无开衩又称“一裹圆”。
男子服饰
满族命妇服饰大体与男服相同,不同的主要在冠饰、霞帔和足饰。清代初期统治者严禁满族妇女效仿汉族妇女的服饰。清代汉族妇女的服饰由于有“男从女不从,官从隶不从”之说,所以多沿用明末的服制,后期也有汉满结合的。
女子服饰
民国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19世纪后半期,帝国主义的侵略、辛亥革命的爆发、清制的废除等都强有力地冲击和动摇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这种冲击的浪潮也同样拍打着旧的衣冠制度。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人到中国人的生活领域。
民国服饰
男子礼服分为两种,即大礼服和常礼服。男子服饰还包括西服、革履、礼帽等,后期兴起了中山装、学生装。
中山装、学生装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也有着重要地位。涌现了许多新式女性服装包括袄裙、旗袍、衣裤、连衣裙等。女子发饰也出现了流行到现在的前刘海。
民国女子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