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W服装设计网

上传作品

位置:CFW服装设计网 > 服装教程 > 服装参赛指导 > 常熟服装设计大赛 在比赛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常熟服装设计大赛 在比赛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网易女人 分享 2013-06-21 10.8W阅读

核心提示:比赛的意义不在输赢,而在享受。享受比赛的过程和享受获奖的喜悦同样重要;经历心跳、品尝荣誉,在比赛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比赛的意义不在输赢,而在享受。享受比赛的过程和享受获奖的喜悦同样重要;经历心跳、品尝荣誉,在比赛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一、选手感言

  年龄最小的选手

  黄山料(优秀奖、最佳服饰搭配奖获奖者)

  来自台湾的黄山料是入围选手里年龄最小的一位,他为作品《在离乡背井以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构思、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从衣服到搭配的帽子、腰带以及手提包,全部亲手完成。

  祖籍福建金门的他,这次是第一次回到大陆比赛。作品的主题似乎就在述说着他的真实经历,大大的行李箱、风尘仆仆又轻如无物般的亚麻面料,都透露着淡淡乡愁。

  决赛当晚,宣布得奖结果后,记者在后台找到黄山料。他说,虽然获得了两个奖项,但是没有达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记者坚定地连说了三个“加油”,又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

  最有实验精神选手

  田红波(铜奖、最佳面料运用奖获奖者)

  “参加大赛是希望找到一个机会,去展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想要表达的想法。”田洪波说,他的设计把精彩留给面料创新。比如,一条羊毛裤子先用针刺,后期加化学制剂再通过施加压力,把毛料沾化掉,最终形成一种面料互融的效果。

  面料创新成本很高,田洪波为了达到最好效果试验了很长时间,花了很多精力;试验虽然成功了,田洪波却又并不自信,他说,与其他选手的作品相比,自己的作品好像低调了一些。

  决赛当晚,得知自己获得最佳面料和铜奖的时候,田洪波笑得坦然。他说,自己的试验终于得到认可,说明面料创新的工艺有市场价值,给他带来信心,将来探索更多的面料创新技术。

  最注重细节选手

  张业超(铜奖)

  在所有作品组的展示中,张业超的作品《丝路梵音》让人一见难忘,因为模特在展示这套作品时,步伐刻意放慢,与其他选手作品的节奏截然不同。记者就此采访了张业超,他表示,这是他向晚会导演争取了很久的调整。

  张业超的作品以敦煌文化为灵感,无论是面料、图案还是细节都透露出中国文化的痕迹。他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一般的走秀节奏比较明快时尚,用在他的这套作品中不太合适。他觉得中国文化是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就像古人走路一般摇曳生烟。也正因为张业超对细节的严谨,最终获得了铜奖。

  最淡定选手

  万岚(金奖获奖者)

  万岚现在北京服装学院的中关村创意园做创意总监,她坦言,自己并非科班出身,之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设计类比赛。“和其他选手相比,我就像个老人,因为我已经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都是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设计而言,我是个门外汉”,万岚说。

  尽管没有参赛经验,万岚却显得非常从容自如。她向记者表示,这次来参赛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最大的心愿是好好享受比赛带来的每一种感受。除了享受比赛,万岚还会留意其他选手的表现,她所在的创意园工作是挖掘和扶持新晋本地设计师,向他们提供各项支持和帮助,所以,她也希望在大赛中与其他选手打成一片,将来开展合作。

  比赛结果出炉后,万岚脸上浅浅的笑容始终如一。她认真地说,得到评委们的肯定是意外收获,今后她将全心全意投入到扶持新晋本土设计师的工作中去。

  最多才多艺选手

  陈洇霖(银奖获奖者)

  目前在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就读大三的陈洇霖荣获本届大赛银奖,她的作品《海妖之舞》展示了一幅极具动感的海地世界画面,廓形夸张而充满想象力的服装在模特的演绎下,就像是水底中走出来的精灵,服装细节部分复杂的手工工艺也成为了其获奖的理由。

  除了设计出色,陈洇霖的语言才能也相当优秀。来自德国的评委heiko在日本长大,在点评选手作品的时候,需要翻译,学习过日语的陈洇霖便即场充当起同声传译,多才多艺的她受到了众人的赏识。

  今年年初,陈洇霖也曾入围汉帛奖,而在常熟夺得“常熟服装城杯”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的银奖殊荣,让她收获了经验与自信,帮助她将来在设计的路上勇往直行。

  最一往情深选手

  连铮鸣(优秀奖获奖者)

  说起与常熟大赛的“历史”,在劲霸担任企划助理的连铮鸣颇有感触。他投过四次稿,入围两次,入围第三届大赛时差1分没有进入优秀奖。尽管失落,连铮鸣并不气馁,今年再一次参赛,可以说是历届最一往情深的选手。

  连铮鸣表示,大赛在业内含金量最高,规格和水准也是最高的,能够入围是对自己的最高肯定。“如果纯粹抱着拿奖的心态,肯定不会三番四次投稿,就是因为自己真心享受参赛的感觉,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他说。

  “这次我希望自己能进入优秀奖吧,算是多年以来的心愿,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我明年继续参赛与否”,连铮鸣肯定地对记者说,“只要明年还有常熟大赛,我就还会再来。”当晚,连铮鸣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优秀奖,终于圆梦。

  二、名师指点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

  要学会做减法

  作品要将设计、材料、流行这几个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材料的再加工和再创造。选手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设计太繁复。设计必须考虑实穿性,进行适当简化才能走向市场。

  常熟大赛专业性高、含金量高,入围选手本身就是实力的代名词。选手在比赛中不仅要注意收获实战经验,还要多和其他选手交流,互相促进,这些对选手将来开拓事业、开拓市场非常有好处。

  设计类赛事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引领市场。我希望设计师们一定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将想法稍加简化、成衣化就可以成为好的市场产品,所以设计性与实穿性之间的度要把握好。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胡迅:

  工艺用法要拓宽思路

  选手的想法普遍都很新颖,也比较强调工艺的用法,但是工艺的创新还不够。其次,服装整体性还要再加强,而不仅仅是概念的表述。作为成衣大赛,一定要有很强的流行性和时尚度,让市场真正看到能为企业、行业带来新想法、能落地的东西。除此以外,不要停留在固有思维,可以更加发散一些,这才是设计的真正价值。

  另外,选手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轻和重的拿捏。柔软的面料如何做到看上去很挺括,厚重的面料如何表现线条和飘逸感,尤其在参赛作品轮廓比较厚重和夸张的基础上,要懂得让作品看上去显得轻松一些。

  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教学总监HeikoMichaelBuerger

  颜色搭配要慎重

  中国的年轻人想法特别多,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灵感。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其实和国外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设计而言,选手们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人的视觉对颜色很敏感,颜色不和谐会非常碍眼。除此以外,还有廓型,这是2013年、2014年国际上很重要的流行趋势,我希望能在作品中多看到一些廓型的设计。

  本届选手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面料改造能力很强,制作工艺也很强,比如毛料和皮革的再加工、再创作,可以看得出整体水平非常高。

  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曾凤飞:

  服装背后要有文化支撑

  当设计师某一天终于能够跟世界对话,应该对自己的母语有认同感。在设计中体现民族的东西,在国际上交流时才能有自己的底气、自己的价值,然后才能平等对话。

  技术需要设计来提升,设计需要技术去支持。对设计来说,创新非常重要。创意里面要有生活,生活里面也要有创意。很多时候,设计师是在不经意的瞬间、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获得灵感。

  这届作品中彩陶、敦煌文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看到了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年轻设计师对创造很有激情,参加大赛能给他们带来探索性的启发,但要最终呈现好的效果,就要考虑怎么把探索性、启发性、完整性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材料的创新。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JIE.SI杰施”品牌创意总监施杰:

  多花时间在构思

  年轻选手普遍的障碍是缺乏生活的体验和历练,我鼓励选手们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最重要的是让自己静下心来。

  选手一旦在设计中出现对以前作品的延续或者重复,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遇到了瓶颈,我建议一年不要参加超过两次比赛。到了一个高度,看看回头路,整理思绪然后再出发。另外,多花时间在策划、构思上,而不是在一次一次制作中不断调整、延伸,要懂得回到最初的思路上。

相关资讯

  • 300款-面料再造与材料实验!(服装材质的再创新)

    在现在的不管是服装设计大赛还是设计师品牌创意设计中对服装材质的再创新能力极为看重。

    2022-04-258.3W阅读
  • 2018中国服装设计大赛趋势预测分析

    纵观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成绩喜人,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作为赛事主办方及参赛者,有必要充分了解当前我国服装设计大赛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才能更好地发挥比赛对行业及个人的发展意义,促进行业赛事的良性发展。

    2017-09-0724.5W阅读
移动应用
扫描关注art微信 art移动版 服装人APP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