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届中国(虎门)国际童装网上设计大赛 2024.09.25-11.12
分享到微信
小程序打开
大赛创下参赛人数历史新高,20位选手从2000余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梦之舞台,群星竞美,璀璨之光,力定乾坤!
6月26日,2018“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在北京举行,共有20位参赛选手的作品入围。此后两个月,他们的创意将被一步步设计为成衣,并于8月28日的“大浪杯”决赛舞台(深圳)上一一绽放,谱写独有2018年“大浪杯”设计基因的绝美诗篇。
本届大赛由中国服装协会、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中国纺织出版社主办,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服饰》杂志、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办事处、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海燕继续承担大赛评委主席重任,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中国十佳设计师楚艳、艾蒙国际时尚教育校长Heiko Buerger、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得主、广州芳芳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小燕担纲初评评委。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海燕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中国十佳设计师楚艳
艾蒙国际时尚教育校长Heiko Buerger
优秀,是你的标签
作为中国女装最具代表性及知名度的标杆专业赛事,大浪杯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在中国服装设计领域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本届大赛无论是选手踊跃参展热度、参赛作品数量、质量,还是覆盖广度与深度,都创历史新高!
据大浪杯组委会统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000余件,同比去年增长66%。参赛选手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参赛院校高达220余所,设计师工作室约60余家,北京服装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福建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延边大学等服装设计系的学生纷纷踊跃投稿。
一个优秀的赛事含金量通常是她综合实力的体现,大浪杯的参赛盛况是其专业性与实力的市场验证。当这个平台已经汇合了一批优秀的实力设计人才时,比拼、碰撞和升华就在预期中了。
首先,含金量高。大赛设置的高达61万的大奖,提供英国圣马丁设计学院学习的机会,还将获得龙华区64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这是此类别的大赛中不能相比的。
其次,东方题材深入人心。八年来,承办方《中国服饰》对大浪杯首创国内以东方文化为主题的大赛,以对东方文化的深刻解读和实际运用使其成为众多设计大赛中的一面独立旗帜。
自3月15日大赛新闻发布会以来,大浪杯组委会通过现场主题创新解读与宣传,在200多所院校的学生班级群进行点对点新媒体宣传、推广等,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海外,大浪杯组委会利用七年来积累的数据库,并结合设计类院校分布进行针对性宣传、推广,取得了预期效果。
再次,各类服装院校对大浪杯给予了高度肯定。200多所院校,尤其是北京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南大学无论在鼓励学生参赛上,还是在提升学生的参赛水平上都给予了极大支持,使他们设计作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也因此,大浪杯的影响力通过八年的沉淀,正在持续发酵、拓展、提升、凝练、升华。
欣赏,你撩动我心
大浪杯这个以东方为主题的大赛,一直关注文化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今年选手对‘潮系@东方’的解读深入到了用人文角度去理解,去发挥,我看到非常多的对文化的细腻刻画。”吴海燕表示,“选手们更关注社会时尚前沿,通过新鲜事物观察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把衣食住行中的体验应用于设计灵感,并从美学设计、材料、款型等完成互相之间的搭建链接,是我看到的最突出的进步!”
对东方美学体系与现代时尚结合深有研究的楚艳表示:“ 这次大浪杯选手参赛水平较往年又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在两千多份作品中,高质量设计手稿很多。尤其是看到更多选手对东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手法演绎,同时款式造型、风格类型上有了更多地表达。 ”
当然,大浪杯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每一年我都非常期待大浪杯的参赛作品。中国的服装设计比赛非常多,但参赛作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之前我在其他比赛中看到太多相同的廓形。我感觉今年大浪杯参赛选手很重视全球流行趋势,最典型的不再局限于黑白两色。可能黑色与白色比较讨巧,相对安全,但这无形中抵消了创意想法。让我尤为惊喜的是,我看到了2018年秋冬流行色——绿色,这说明我们的选手已经有了前瞻性。”国际评委Heiko还建议,国际品牌近几年不断在调整产品,同样地,参赛服装也要与时俱进。东方文化本身也是在时代的交替中吸收新鲜元素,我们的选手能从全球趋势出发,令人惊喜!
除了深得要领的用心,打动评委的还有那些细微之处的独特与实用。“今年的选手对东方主题不再是符号化的表达,传统图案也不是简单地活化处理,而是年轻人消化过后的情感表达。服装款式简练明快,面料和工艺注重实用性,在今年的参赛作品中有非常多的体现。”吴海燕说道。
“今年大赛的优秀作品太多,我对很多作品‘一见钟情’,有的作品自带‘冠军相’。无论从设计图表达、款式细节处理,还是面料小样的制作,完整度非常好,系列化的程度非常高。”楚艳说道。
附件: 2018“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入围选手名单
NextPage
入围作品效果图赏析
曹宇培-《对流 》
设计说明:此系列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方圆观念,以及最本质的中式格律设计观,一般的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和阴阳无极的精髓都深入其中,我从这一点出发,采用表面的气流图的方向和花卉的花瓣的层叠感为基础素材,结合一些纸艺的艺术作品进行创作处理,然后形成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时一些服装的结构中也融入一些方圆的形式美感,在这个基础之上,融合当代的西方的标志款式。例如:西服领子,等等,取名对流,一方面是寓意中西文化对流,一方面是流向的相对。运用一些当代的设计语言,让设计更加流行富有时代感。
常青-《维度》
设计说明: 维度从广义上来讲是事物于时间与空间上相互关联产生的一种抽象概念。东方维度中的“气”与“神”亦是抽象 而无形,往往需通过“物象”进行过度,而转化生成为具有特定精神气韵的客观存在。该系列服装在廓形上以流畅的弧线为主,直线为辅,曲中有直,寻找变化与统一的造型规律;在服装结构上,采用对襟、通袖等中国传统的服装结构,通过解构的造型方式,追求统一协调、均衡安定的美感。探索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变化维度。
陈龙-《东方的心灵捕手》
设计说明:通过对面料的质感对比和面料的组合性创造。 我用黑白两色来表现时光的流逝。 时,好似年轮停留在面料与服装中的光阴。 不同的质感将服装的特性凸显。加强服装的结构感。我将不同材质的面料组合在一起, 运用了多种手法将面料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打造服装的特殊属性, 将网纱面料与针织线条结合, 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感,更加凸显面料的多样化与创造感。
陈珮敏-《一招一式》
设计说明:千里侠客儒生梦,设计灵感来源于武侠电影,武斗中一招一式浸透中国武术之精粹。服装整体复盘女侠的形与神,全黑系列塑造 武功高强的女侠形象;运用结构性剪裁,改变传统分割线位置;工艺细节以中国古代冷兵器——扇中萃取设计灵感,采用压褶工艺将褶裥元素以立体层叠形态呈现,金属扣缝合于不对称结构边缘。以衣为招,以裁为式,把武侠风以全新的中国风来重新定义,用西方语言寻根并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邓炫-《ENDLESS无极》
设计说明:无极,灵感来自道家学说的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再结合现代街头潮流元素,一黑一白,一阴一阳,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平衡。
付成-《“衣”脉相承》
设计说明:传承+创新,科技+变革,彰显东方文化时尚之感!
关雪晴-《urban image》
设计说明:现在大街上,格子元素已经被大范围的运用,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的穿着改变也映照了现在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大量的采用了格子拼接以及迷彩和条纹的碰撞。
李经谋-《天时》
设计说明:易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泉,其囊括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诉说着古老文化既神秘又饱含智慧的法则,一生万物又归于一。本系列设计运用易经阴阳五行之中时空万物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结合四季的变化规律,以服装之形态展现出五行分别对应于四季的各方各面,其中土旺四季,土润四方的理念联系到传统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的手工植绒--割绣,贯穿于整个系列的面料肌理纹样之中。
李榕婷-《门符》
设计说明:《门符》灵感来源于中国的门神。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提取门神的图案、颜色等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新潮流。门神无所畏惧,主动降妖除魔,体现了东方主动、参与、无畏、勇敢的精神。
李雪梅-《勾陈》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砖雕建筑——祥云麒麟,古代神兽,名勾陈。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本系列以麒麟祥云作为提取元素,白色系为主色调,主要选取麒麟纹理通过重组作为服饰的效果表现,并用少量的灰色和红色作为点缀。由解构西方经典西装和传统麒麟纹样,东西方的碰撞,从不对称拼接,独特的针织流苏细节,流行百褶裙,大口袋设计,格纹与解构裁剪的混搭,装饰系带和扣子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新潮设计元素。利用先进的新立体3D微雕工艺、手工混合针织材料编织格纹、回收的天然纱线、镂空热切和面料肌理改造拼接等面料工艺,增加服装立体感,形成新潮的时尚效果,十分个性且富有现代感,表达了一种“我主动、我参与、我做主”的人生态度。
李益-《竹韵》
设计说明:此系列灵感来源于竹,从竹刚正有节的精神、其枝弯而不折,柔中有刚的特点出发,探索竹的韵味。 服装款式以中西融合为出发点,提取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将中国美学与西方解构主义结合,让 中国的传统服装更适合当下的流行趋势。主体工艺将柔软的真丝绡和欧根纱面料进行褶皱堆叠,将 柔中带刚的状态表现出来,以编织、刺绣作为过渡,表达出服装画面的虚实过度,让服装精致而大 气。服装图案使用透叠的设计方法,使服装更具层次感。作品以时下大热的中西融合趋势与代表的 东方美好精神的竹相结合,诠释出我对潮流与东方碰撞的理解。
马亮-《喜出望外》
设计说明:一次旅行,让我走进来西藏,红、白两色在藏民族的生活和宗教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走进了这样的环境中,处处都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气息,相信每个人都会被这种浓郁的人文气息所感动。此系列作品以红色为主,白色为点缀色,痛过面料之间的对比,拼接,再造出新的结构,手工雨解构相辅相承,色彩与建筑是我的设计的重要人文因素,建筑与环境互相参照,气势磅礴而雄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让我产生了敬畏之情,让我有太多的创作灵感。
任姝葶-《Sense8》
设计说明:灵感来自于《Sense8》,跨越维度,空间,来自八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他们能够进行精神和情感的连接,实现无障碍沟通,互相帮助,挖掘真相,躲避猎杀!用科幻的外壳包装了一个“天下大同”的故事。
隋雨欣-《THE HIDDEN LINE》
设计说明:本系列运用了线条的粗细变化,体现了服装的立体结构。若隐若现,像是不希望被人发现的隐形人不小心被打上了百叶窗的影子,神秘又趣味横生。
王昱晴-《梵系-lisa》
设计说明: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创作油画可以给人们带到一个艺术领域;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两幅油画作品,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身穿民族服饰或正在听歌的蒙娜丽莎,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会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这一系列颜色以黑、蓝、青绿三种颜色为主,面料上选用丹宁、皮革、手工编织和斜纹棉布,并加入针织设计,体现神秘的东方美。
吴玮宗-《吟游诗人 The nationality of Yi》
设计说明:本套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对云南地区彝族的调研考察,彝族是依山而居的民族,彝族人对山有着特别的情感,所以此次设计加入了山水的描绘,像一位彝族唱诗人一样对山的描绘与诗情画意。服装款式运用了具有东方元素对衬衫、廓形外套、纸袋裤以及彝族仆拉支系的传统上衣结构来体现吟游诗人的诗情画意与东方之美,色彩运用黑白来体现水墨风格,面料运用羊绒与毛呢来体现服装的厚重感,面料工艺方面运用彝族传统的刺绣技法以及结合当今的3d打印技术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对东方之旅对阐释。本套系列设计工艺在服装的图案部分运用羊毛毡、打籽绣以及结合彝族传统刺绣工艺,与3d打印技术,来体现整体风格的传统与现代,用刺绣技法来体现水墨的虚实关系以及明暗关系,使整体服装造型给人若即若离,虚实相融的感觉。
夏明伟-《云想衣裳》
设计说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自古以来云被用来形容美丽的衣服,用花朵形容优雅的女人。 中国自古以来以高山云雾给人带来的印象都是神秘缭绕,大气磅礴,东方是一个神秘的的国度,在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中祥云象征着祥瑞平安之意。通过形态多变的祥云和女装结合,完美诠释了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美。 《云想衣裳》系列女装将大好河山云雾缭绕与服装相结合,通过将变化多端的祥云纹样与高级的黑白灰搭配,传达将中国传统运用到女装上,让传统文化也时尚起来,诠释“潮系东方”这一主题。打造传统时尚感优雅女装。
熊帅-《潮不潮》
设计说明: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80年代的包装,海报设计,结合当代艺术文化,每一个时代下流行的元素表达出的服饰语言都可以构成“潮系@东方”这个主题。
杨洪涛-《余》
设计说明:纵观中国历史,鱼始终以一种吉祥的姿态伴随在人们生活的左右。当鱼被赋予巫术意味的祝祷,它是令中华血脉绵延的使者;当它被描绘在瓷器之上,成为了富贵有余,以红为贵的象征;当它摇曳在水中时,又是带来喜庆红火的精灵。当然,它也是备受大家喜爱的食材,作为吃货大国,也算是把吃鱼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本次设计将鱼纹作为设计的主题,局部以传统鱼纹为基础利用乱针线绣秀出鱼头鱼身部位,鱼尾结合薄纱线迹为尾骨和面料结合,做出鱼游于身的飘逸感。
庾畅-《留白》
设计说明:“留白”是东方美学的精髓。自古以来,“意境”与“留白”一直密不可分。上乘之作都强调“空出来”,以四两拨千斤。“空出来”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那是因为“不空出来的地方”得需要多厚实的重量,多强大的力量,多深邃的情感才能让那些“空出来的”看起来依然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扣人心弦弥久不消。中国并不是一个外露的民族,我们更偏向“藏”,但这不是回避,而是我们更强调在内心建造一个宽广而坚固的国度,我们厚积薄发。在我们的生活中,“白”是一种未知,如今浮躁之气流动,因为大家都怕“空白”。对“未知”的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思想会不自觉地将“未知”和“不祥”联系在一起,但很多时候当我们穿过那层“未知”的迷障,我们会发现原来最开始对“不祥”的惧怕只是一个“把戏”,一个障眼法,原来“未知”之后,是一片繁花似锦郁郁葱葱之象。“留白”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勇气,心中有千军万马之人才能直面“未知的大片空白”,穿过迷障,到达他们在信念中看到的华美之地。
作品《中华衣局》惊艳四座,一举夺得第十三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金浪奖”
2024服装设计大赛